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10月11日至17日,宜昌外小两校区六年级学生共赴北京,开展了一场融历史、科技与名校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交流活动。
名校启迪与历史寻踪
清华大学校园里,同学们穿梭于传统建筑与现代教学楼之间,感受顶尖学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底蕴,点亮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规划。
故宫博物院的探访,让同学们沉浸于明清王朝的历史长河。从太和殿庄严规制到后宫的生活细节,专业讲解让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宫廷文化有了具象化的认知。
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前,同学们参与了一场庄重的开笔礼——点朱砂、写“人”字,在传统礼仪中接受文化启蒙,在历史遗迹前铭记教训。
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参观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物展品与复原场景以及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触动着每个人的心灵。
科技探索与创新体验
中国科技馆成为了同学们的“科技乐园”。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探索了宇宙的奥秘、生命的演化与技术的革新。在两场特色互动活动中,同学们参与科学实验、操作智能设备,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鸟巢、水立方的建筑之美令同学们赞叹不已,这两座奥运地标的独特设计与科技内涵,展现了现代工程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
同学们走进北京革新里小学,与革小五六年级学生开展课堂互动、社团交流,在思维碰撞与友谊建立中,体会教育的多元与成长的共性。
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等展览以时间为轴,以文物为脉络,系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从天安门广场的庄严降旗仪式,到居庸关长城的豪迈攀登,家国情怀在同学们心中扎根生长。
颐和园之行,同学们漫步长廊,在江南水乡般的园林景致与皇家建筑的恢宏大气中,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天坛的参观为此次研学画上句号。在祈年殿、回音壁等建筑前,学生们了解古代祭天礼仪与声学建筑的精妙,感受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探索。
闭营仪式上,学生们踊跃分享研学心得。此次文化交流活动,以北京的历史厚度、文化深度、科技高度为课堂,让同学们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实现了历史认知、文化认同、科学探索与精神成长的多重收获。这段宝贵的经历,必将成为滋养心灵、拓展视野的基石,为成长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