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是一本由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和艾娃·温德勒合著的心理学读物。这本书通过独特的比喻和深入的分析,帮助我们去理解,且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何引发深层次的情绪反应。
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交流中,总会有很多小情绪,甚至也有出现突然爆发的情况;教师也如此,偶尔会控制不住自我情绪,看似一件小事,却激起了千层浪,我想去书里寻求一些答案,这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初衷。
1.书中的核心观点和比喻
书中通过“蚊子”与“大象”的比喻,揭示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何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蚊子指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大象则代表着隐藏在这些小事背后的巨大情绪困扰和深层心理需求。这一比喻帮助我们认识到,引起情绪的不一定是表面的小事,而可能是这些小事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或儿时、旧时的感受。这就让我联想起,曾经和某班学生交流时,因为触及他的利益,他的小情绪顷刻间就爆发了,甚至对教师说“滚”等比较过激的语言。当时的我只知道愤怒,只看到了表面,导致事情并未完美解决。现在想来,我应该深入去了解孩子,走近他,去了解背后的故事,是不是因为曾经的一些问题,让他内心有了一头情绪大象,当不能满足他无理需求时,他就会爆发呢?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按照书上给的经验,去帮助他,也帮助自己。
2.案例提示
书中列举了多个具体案例,深入分析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丽莎因无端指责而愤怒的故事,揭示了尊重和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斯特凡因车辆受损而过度反应的经历,则展示了个人成长背景对情绪反应的影响。这些案例就像是一面面镜子,会映照出翻开这本书的人在情绪管理上的不足和急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3.启发
通过阅读《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我深刻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作为成年人,可能学会隐忍,或者更多时候在他人面前会呈现另一个自己,但孩子们不会隐藏,我们要关注背后的故事。
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如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审视自己的需求层次等,是让我们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头情绪大象,逐步进行自我疗愈。这本书已经阅读了一大半,我慢慢开始正确解和看待自己的情绪,也在积极寻求方法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