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本书时,首先需要明确书名中所说的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教学法究竟是什么呢?是Responsive teaching,也就是应答式教学方法。本书展示了如何运用应答式教学原则来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应答式教学方法,就要掌握相应的教学原则,并了解支持这些原则的依据。本书旨在清晰阐明一些教学原则,以及这些教学原则之下隐含的依据。
然而什么是应答式教学?应答式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如何从认知科学中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教学计划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形成性评价来确定学生学到了什么,进而做出调整。这种教学方法始终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在课堂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打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简单来说就是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我们应答的方式。应答式教学强调课堂的互动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要求向学生展示怎么算学好。也打开了形成性评价的新视角,摆脱了终结性评价以及对学习性评价产生负面影响的肤浅技巧的影响。
本书聚焦了教学中特有的七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就这些观点展开论述,这些特有的问题可预见,但不可避免,是教学中的顽症。这七个问题包括:
问题1:如何计划单元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得最多?
问题2:如何准备一堂课,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消化全部知识?
问题3:如何向学生展示怎么才算学好?
问题4:如何判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问题5:如何了解学生在想什么?
问题6: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问题7:如何促进应答式教学变成现实?
本书的章节也是以问题链的形式递进展开的,可以跟随作者的问题一步步寻求解答。
在教学中,“迷思概念”是指头脑中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观念和认识。包括:
过度概括一个规则。比如,因为有些以s结尾的单词需要所有格符号,所以会习惯性认为大多数以s结尾的单词都会有一个撇。
简化实质概念。
对于某些反直觉性学术知识的常识反应。
迷思概念虽然与所学知识冲突,但不是错误,也不是知识缺口,通常是学生根据逻辑推论出来的,迷思概念可能会阻碍学习,因此要敏锐的发现问题,并准备好解决问题。反思我平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够重视迷思概念,没有提前进行整理,往往是当它出现时才当即解决。
“认知负荷”是指处理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所需要的思维量。
内部认知负荷:指学习复杂内容带来的挑战。
外部认知负荷:指任务产生的分心。这些任务占据了工作记忆空间,却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相关认知负荷:指有利于形成长期记忆的额外认知负荷。
例如,布置新任务需要时间进行讲解和熟悉任务内容。其次,一直让学生完成各种任务,会忽略了教学内容。再次,任务的多样性也可能分散注意力。这些就是外部认知负荷。
所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以及不同课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对认知负荷,进行调整:
筛选内部认知负荷:确定哪些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专注于思考。
消除外部认知负荷:删除无意义的干扰。
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提高任务难度,增强记忆。
我的理解就是设置任务要准确高效,避免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