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个很特殊的孩子——小许同学,他的学习基本不用我们操心,而且字写的特别漂亮,作业经常是写的整整齐齐。最大的问题是我行我素,没有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常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干嘛就要干嘛,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和老师、同学产生冲突,经常也是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
一次在数学课上,我在讲授新课的知识点,他偷偷的在底下看课外书,我发现了,没有停下我讲课的步伐,走到他面前,敲了一下他的桌子,以示提醒,然后我又继续上课了。他稍微收敛了几分钟,又开始看课外书,我走到他跟前,给他把书关上,放在他抽屉里,又开始上课了。他又只收敛了几分钟,第三次把书拿出来看,这次我給他把书收了放讲台上放着,继续上课。他趁我转身时,从讲台上把书拿走了。这下,别的孩子开始跟我告状了。我不得不停下来批评他,告诉他今天给他了三次机会,他依然还在犯错误,最后居然这么大胆不经过老师的允许擅自把书拿走了,并且告诉他这本书我收了不给他了。他一听,立马情绪爆发了,冲我大声嚷嚷,说凭什么,他就要把书拿走。我没理他,坚持把书收过来,继续上课。
下课后,我想着稍后等他冷静下来再处理这个问题。中午在餐厅守着班上孩子吃饭时,有孩子来告状了,说小许同学把我放在讲台上的数学书丢地上了,并且还在用脚踩我的作业登记本,我把告状的孩子劝走了,回到教室改错。没看到我的东西,我装着不知道的,故意说:唉,我的书和笔呢,刚刚明明在这儿的,怎么不见?孩子纷纷说,小许给您丢地上了。大家都望着他,我也没生气,也没批评他,只说了一句:还不快点儿给我拿来啊,我怎么改作业。小许犹豫了一下,慢慢吞吞的去给我把东西捡起来放讲台上了。我什么话也没说,继续给孩子们改错过关。
到下午的时候,小许到办公室来找我,问我可不可把书还给他。我说可以,但是你要给我一个还给你的理由。他很诚恳的跟我承认了错误,我也跟他聊了会儿,希望他能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事儿就这样处理完了。
事后,我在思考着,若当时他发脾气时,我也火冒三丈,和他对着干,估计要和他僵持很久。每个孩子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面对犯错误的孩子,训斥苛责固然也能把孩子“管”的规规矩矩,“理”得服服帖帖,孩子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吗?对孩子多一份宽容,给孩子一个慢慢成长的空间吧,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