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影世界到我的作文教学


作者:胡春艳 发布时间:20/11/26

在小学写作教学名师中,张祖庆老师是具有很高辨识度的一位。他以微电影为镐,以创意写作为灯,在写作教学领域开辟了一条大道,阅读他的《光影中的创意写作》这本书,让我仿佛从幽暗深邃荆棘密布的写作教学迷途中找到方向。

张祖庆老师光影中的创意写作课程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课型的价值,它的目标、开发、教学、评价体系,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建构。更让我欣喜地是,张老师把他们的研究和我们常态的单元教学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系列的案例,而不是一两节课,这种扎实的研究姿态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读完这本书,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微电影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价值。

1、电影艺术的直观性符合儿童的内在成长规律。

儿童是经由身体的感觉去发现、认识世界的。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透过感觉来学习。儿童大多“好动”,仿佛一刻都停止不下来,因为他在用自己的口、耳、眼、鼻、身,感觉、认识并发现这个世界。电影艺术运用声音、色彩、画面以及高科技的拍摄手段,通过视觉造型,将艺术以极强的真实感作用于儿童的感官;通过声、光、色以及逼真的影像和强大的视听冲击力给儿童带来强烈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视听性和逼真性。电影为儿童模拟出一个可以真实感觉、感知的世界。这样的艺术形式对儿童来说独具魅力,将电影与儿童写作融合,能使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感化,唤起儿童习作的兴趣与热情。

2、电影题材的丰富性能够拓展儿童写作素材的广度。

从目前儿童写作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素材匮乏、表述不当等问题。究其根源,这与儿童生活经验不足、获取直接材料的途径有限、不善于观察、间接材料的获取困难不无关系。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题材广泛、包罗万象,是生活艺术的高度综合;它超越时空的界限,沟通过往今来,把鲜活的生活凝聚到小小的荧幕上。题材资源的丰富性,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知识,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再者,电影同文学作品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微电影中的某个画面、某种气味、某段音乐,也许能在瞬间唤醒记忆原型,各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一一浮现脑海,有助于弥补儿童日常生活的单调、社会经验的不足,进面打开写作视野,拓展写作素材。

3、电影表现技法与文学语言手法的相似性,能提高儿童的写作水平。

电影的语言与文学的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电影中的远景镜头相当于文学作品的群像描写;电影中的中镜头相当于写作中的个体描写;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相当于人物局部描写;电影中有插入同忆或者倒叙,可以对应写作当中的插叙或者倒叙;电影镜头经常淡出或者淡人,对应于写作当中的承上启下;电影中常用景色铺陈来渲染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应于写作的借景抒情;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对应于写作的一波三折……微电影,就是有声有色的范文;它比范文更有吸引力,更贴合儿童的天性。

4、微电影本身的无限创意,能进一步激活儿童的创意思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电影作为一 种艺术品,它有着艺术品所有的特质。而且,浓缩的艺术精品,要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与喜爱,必须要在表现手法上出新。优秀的微电影,必定是创新的典范。用这样的微电影教儿童创意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示范。出人意料的结局、充满创意的构图、和谐美妙的配乐……会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给孩子们,进而锻造创新的思维方式。

5、电影促进儿童精神的成长,又反哺着儿童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童年时代既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长帮神的最佳时期。而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是精神内涵极高的艺术品、可以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电影走进童年,更能让儿童在光影的奇幻世界里,得到艺术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审美情趣,促进精神成长。同时,儿童的精神成长又能反哺于儿童写作。优秀电影作品通过美好的画面、经典的音乐、动人的语言、流动的故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滋养着儿童的心灵,涵养着儿童的精神,润泽着儿童的生命!

二、微电影迁移到作文的六种方法。

1、看微电影续写结尾。张祖庆老师经常采用奥斯卡获奖的微电影辅助儿童创意写作。这类电影结构精巧,结局出人意料,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奥斯卡获奖微电影《世界的另一端》,讲的是在漆黑的泥土中,一条蚯蚓碰到另一条蚯蚓,它们结伴而行,在地下钻出了很多形如图案的四通八达的隧道。后来,两条蚯蚓齐心协力搬动了阻碍它们的巨石,来到地面,欣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美丽景象。不料,空中飞来一只大鸟, 将一条蚯蚓吃了,另外一条蚯蚓非常伤心。大鸟又来追另一条蚯蚓……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教师让儿童根据电影线索,展开头脑风暴,写一个富有创意的结局。这样的写作,有助于儿童创新思维与创意表达的同步发展。

2、看微电影写海报。张老师上了一节《月亮之上》的电影写作课。先让学生看皮克斯的动画微电影《月神》,之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写故事梗概。写作时,提醒学生哪些故事情节是不能丢的,应该在哪些地方设置悬念点。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影评。微电影与海报写作,目标集中,图文并茂,孩子们易于掌握,有很强的实用性。

3、看微电影写提示语。电影中经常有精彩的对白,剪切一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先听对话,记录对话,然后关掉声音看画面,关注人物的动作表情,让学生配上生动的提示语。之后,教师播放一段去掉声音和对白的微电影,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猜测对话内容,并注意加上合适的提示语。这种分步呈现的对话写作,适合于中年级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小步子,见效快。

4、微电影与片段练习。《我的“头脑特工队”》,就是将微电影拍摄技巧迁移到微写作上。教师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小女孩莱莉是怎么发火的片段为引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曾经情绪失控的真实场景。再借助绘本《苏菲生气了》,对比阅读,发现电影、绘本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失控的,进而提炼出两条写作策略:(1)把情绪的导火索写清楚;(2)将情绪的过程展开(如何将情绪的过程展开?比如“心理失衡”“举止失态”“声音失常”),再让学生写作。这样的微电影与微写作,最大的价值,是以电影为煤介,开启学生记忆的大门,唤醒熟悉的情绪体验:同时,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又可以作为写作方法的范本。

5、微电影与微影评。看了微电影,用简单的几句话来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微观后感,非常适合于儿童。因为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很难从整体上把握人物众多、头绪复杂的长篇电影。利用微电影,写作微影评,有利于儿童完整地把握电影,表达鲜活而真切的感受。

6、看微电影做绘本。将从某部微电影中截取的二十张图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找出十张,每张配上几句话(文字要注意详略),做成情节连贯的绘本。选择图片,就是构思;注意详略,就是确定写作重点。

三、微电影有四种类型。

张老师说的微电影是广义的微电影。一种是直接取来便可用的,2至20分钟的微电影。第二种是根据需要在微电影的基础上剪切2至5分钟。第三种是从长篇当中截取一段,例如,张老师上过的一节课《微电影与微辩论——<更好的世界>》,就是从《更好的世界》这部电影中截取了引发学生辩论的一段让学生展开辩论。第四种是多部电影的嫁接,比如《那些让人喷饭的镜头》,就是从多部影片中剪切片段进行比较。

四、选择微电影的三个原则。

1、趣味性:因为儿童对有趣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所以更多的会是动画电影,当然也会加入少儿电影,成人电影。

2、艺术性:微电影本身便是艺术的精品。我们要选艺术性比较强的,建议从奥斯卡获奖电影、高清晰纪录片中剪切,或者一些比较好的电影中剪切。

3、思想性:不要以成人的思想性作为选择标准,而是儿童能接受的蛮有思想的电影。

《光影中的创意写作》,是张祖庆老师十余年在微电影创意写作实践上的一次总结与展示。对于我们从事写作教学改革的普通教师来说,张祖庆老师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家,而更像是一位开山辟路的工程师。他以先行者的姿态,用做工程的思维做课程,《光影中的创意写作》一书中,他执教的每一节课都有“设计思路图”,从电影资源的选取、剪辑,到教学思路的绘制、课堂再现,最后到课的要义的鉴赏品评、拓展延伸(甚至把部分课例录像和课件资源上传至其公众号“祖庆说”,与读者无私分享),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人的模仿、借鉴、学习与运用——这本书中,也确有青年教师跟进学习的课例展示。有的名师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但艺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而张祖庆老师追求的却是可模仿、可复制;他不是追求个人行动与表现的英雄,他追求教育行动的诠释、教学经验的传播、教学模式与理论的创新。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张祖庆老师在写作课程领域开拓与引领的无私无畏,领悟到他在写作教学科学化探索上的勇猛精进。